od体育-媒体人炮轰杨瀚森速度短板,我倒着跑都比他快,一场难撑30分钟

一场关于中国男篮新星杨瀚森的od体育激烈讨论在社交媒体上爆发,某知名体育媒体人在直播中直言不讳地批评这位年轻中锋的速度问题,甚至放出狠话:“杨瀚森太慢了,一场比赛绝对打不了30分钟!我倒着跑都比他快。”这番言论迅速引发球迷和业内人士的热议,也让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再度成为焦点。

争议言论背后的数据对比

该媒体人的批评并非毫无依据,杨瀚森身高2米16,体重119公斤,作为传统型中锋,他的优势在于篮下脚步、策应能力和防守覆盖面积,但移动速度一直是其明显短板,本赛季CBA联赛中,杨瀚森的平均出场时间为28.7分钟,但在高强度比赛中,他的体能分配和回防效率确实受到质疑。

以最近一场对阵浙江稠州的比赛为例,杨瀚森在第四节多次被对手针对性打快攻,浙江队后卫王奕博甚至在一次反击中直接甩开他完成上篮,赛后技术统计显示,杨瀚森本场跑动距离仅为对手中锋余嘉豪的75%,而防守端横向移动速度更是排名全场倒数。

支持者:速度非唯一标准,价值在于全面性

尽管批评声不断,杨瀚森的支持者认为,现代篮球并非单纯追求速度,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在个人专栏中写道:“杨瀚森的节奏感和球场视野是同龄人中的顶级水平,他的慢是相对的,但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媒体人炮轰杨瀚森速度短板,我倒着跑都比他快,一场难撑30分钟

杨瀚森本赛季场均贡献15.2分、10.8篮板和4.3助攻,篮板和助攻数据均位列国内中锋前列,他的高位策应能力甚至被拿来与年轻时期的约基奇类比,青岛队主帅刘维伟也多次公开力挺爱徒:“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杨瀚森的价值不能用速度单一衡量。”

媒体人炮轰杨瀚森速度短板,我倒着跑都比他快,一场难撑30分钟

对手教练:针对速度短板是常规战术

对手球队的教练组并不掩饰对杨瀚森速度的针对,一位不愿具名的CBA助教透露:“打青岛时,我们要求后卫坚决推反击,只要杨瀚森落在阵地战后面,我们的胜算就多三成。”这种战术在季后赛级别的对抗中尤为明显,例如新疆队曾在一场比赛中通过快攻得到22分,其中18分直接源于杨瀚森未能及时回防。

国际赛场隐患:速度短板或成致命伤

更严峻的考验在于国际赛场,去年U19世界杯上,杨瀚森面对欧美球队时暴露出的移动问题更为突出,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他多次被对手后卫点名单打,最终五犯离场,国际篮联分析师大卫·卡尔森指出:“现代篮球要求中锋既能护框又能换防,杨瀚森需要至少提升20%的横向移动速度,否则很难适应更高强度对抗。”

杨瀚森回应:接受批评,专注提升

面对舆论风暴,杨瀚森在训练结束后简短回应:“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教练组也帮我制定了专项训练计划。”据悉,青岛队近期为他增加了敏捷性训练和折返跑负荷,同时聘请专业体能师调整其饮食结构以优化体脂率。

业内观点:年轻球员需要时间成长

前中国男篮主帅杜锋在采访中呼吁理性看待年轻球员的成长:“姚明、易建联刚出道时也被批评过速度慢,但后来他们都通过训练弥补了短板,杨瀚森才19岁,他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

篮球媒体人贾磊则指出,CBA联赛的整体节奏偏慢,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杨瀚森的弱点:“如果未来想冲击NBA,他必须适应更快的攻防转换,这需要从减重和脚步技术两方面下功夫。”

未来展望:技术转型或成关键

部分专家建议,杨瀚森可参考掘金队约基奇的成长路径——通过减重提升机动性,同时强化投射能力以拉开空间,杨瀚森的三分命中率仅为28%,若能将射程稳定扩展至外线,其速度短板对球队的负面影响或大幅降低。

青岛队管理层透露,休赛期计划为杨瀚森安排海外特训,重点打磨移动能力和投篮稳定性,球队老板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因为外界批评改变对他的培养方向,但技术升级是必经之路。”

这场关于杨瀚森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篮球对“传统中锋”与“现代中锋”的价值认知冲突,速度短板固然存在,但若因此否定一名年轻球员的全面才华,或许为时过早,正如姚明所言:“篮球场上的快慢是相对的,真正的核心在于如何用头脑打球。”杨瀚森的未来,仍需用时间和成绩来证明。

发表评论